【大公中原新聞網訊】(記者 何德花)自習大大光顧慶豐包子鋪之后,主席到訪地方會吃什么已成為民間熱議的話題。當天晚上,有微博網友@化妝師肖蕭Sophia在22時許發微博說:“習大大來福州了,朋友近距離拍的,大大還吃了我們福州的撈化與肉燕。”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這個說法沒有得到官方證實。
習近平從福州市委書記任上到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近十二年的時間里,工作居住地都在福州,對福州的風土人情、鄉俚民風都格外熟悉,對福州傳統小吃也很鐘愛。在福州有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吃店里,掛著一張習近平在店里吃“撈化”的照片。據店家介紹,那是習近平時任福州市委書記時留下的,他說,習近平對福州“豬血化”(豬紅米粉)情有獨鐘。
“撈化”和“肉燕”都是福州傳統名小吃。“化”指的是福建莆田的興化粉。興化粉細白如絲,在滾水里撈燙一下便熟,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任選海鮮、肉類、青菜等等,也在滾水里撈熟之后,加入預先熬制好的鮮美高湯,撒上蔥花即成。
肉燕是福州著名的傳統食品,制作工藝復雜。肉燕的燕皮用精選的豬后腿瘦肉,用木棰搗成肉泥,加入薯粉和清水,不斷壓勻,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折疊起來,略干就成了鮮燕皮。肉燕的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調味后,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肉燕是福州著名的傳統食品。
“老書記”福州社區探老幼
習近平曾在福州工作生活12年,當這位“故人”回到福州,市民們奔走相告,歡迎“老書記”。
1日下午六時左右,習近平出現在福州鼓樓區的軍門社區,現場民眾一片歡騰。社區居民林依盧告訴大公報記者,幾天前知道主席要來,“福州人對他很有感情。今天看到他還是那樣隨和,沒有一點架子”。林依盧說。
習近平走進軍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看望老人,聽說社區90歲以上老人有40多位、百歲老人有2位,他祝老人們健康長壽。他說,現在是老年社會,養老服務工作越來越重要。他叮囑工作人員“好好干”。晚飯時分,習近平走進軍門社區居民邱沛霖家,詳細詢問老倆口和小女兒一家三口每個人的情況。聽說老人的外甥女上小學一年級,福州鼓樓區是全國教育均衡區,他表示,現在家長都關心孩子教育,要注意教育資源均衡化。
福州市軍門社區是一個以黨建創新推動社會管理工作的模范社區。習近平指,社區雖小但連?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社區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勢宣傳普及憲法法律,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等基層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培育社區居民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意識和習慣,使大家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此前,習近平還到福州馬尾考察了福建省物聯網和環保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新大陸科技集團,這家企業是習近平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成立的。習近平詳細了解新大陸自主研發的檢測、追溯食品安全的快速檢測儀、手機支付系統性能。習近平對企業負責人說:“你們20年前談辦企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企業從小到大,成長為綜合高技術企業,今天身臨其境,感慨頗多。創新是國家和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福建要多一點創新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