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7月22日訊 昨日,本報報道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福建30位企業家回信的消息。那么,哪些企業家參與了寫信,信中又寫了些什么呢?
哪些企業家
聯名致信總書記?
今年是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呼吁為企業“松綁”放權30周年。當前,企業改革發展遇到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面臨新的抉擇,在這個大背景下,我省30位企業家5月18日致信習近平總書記,以《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為題,就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企業改革發展建言倡議。
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30位企業家是: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捷明,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晶,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林金本,冠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宣建生,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軒松,福建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劉路遠,世紀金源(福建)集團總裁黃如健,鴻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尤玉仙,融信(福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歐宗洪,世紀億發集團董事長林積鑾,福建中海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新楚,麥斯特(福建)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李妍菲,福建萬集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忠,廈門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車尚輪,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同高,廈門嘉晟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冬敏,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凡沛,福建七匹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永偉,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丁世忠,福建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蔡金垵,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軍偉,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總裁何建平,福建省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福華,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光明,福建福矛酒業集團董事長蔣國興,武夷山市九龍袍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俞代華,龍巖紫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振欣,福建福安閩東亞南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健,福建(平潭)陽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平。
昨晚,剛從國外回來的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真閱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給福建企業家的回信,感到很振奮,進一步堅定了發展的信心。”
給總書記的信
都寫了些啥?
據悉,30位企業家在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中建言倡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新的戰略決策,為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要用敏銳眼光洞察市場動態,增強市場應變能力,以敢為人先的勇氣,主動調結構、轉方式、保生態、求升級、促發展,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主體。要敢于先行先試,執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既增強投資風險意識,又提高投資科學水平,使企業真正成為投資主體。
——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國際競爭標準,努力提高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加強科技力量,加大科技投入,主動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創新合作,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
——大企業要在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上下功夫,成為創新引領者。
——勇于跨越海峽,拓展五洲,在閩臺兩岸和對外經貿合作上取得新突破。要拓寬新思路,探索新模式,有條件的企業要勇于跨海赴臺投資興業,在雙向投資上邁出新步伐。同時,打造新的海上絲綢之路,繼續挺進五洲四海,大膽參與國際競爭,在對外經貿、科技交流合作上開拓新市場,從而形成根植閩臺,枝聯兩岸,花開亞太,果結全球的對臺、對外互動新格局。
——積極打破所有制界限,各類企業在競爭中抱團發展。要大膽執行政府出臺的改革舉措和惠企政策,激發各自活力和創造力,平等競爭,合作共贏。積極共建混合所有制企業,讓各種資源有效融合,優勢互補,優化發展。開展企業間“手拉手”活動,讓龍頭企業與配套中小企業高效對接,協同發展。
——構建和諧企業,增強企業軟實力。要在企業內部把班子、股東當做兄弟伙伴,視員工團隊為親人,使企業成為經營班子團結、勞動關系密切、企業利益共享的溫馨家園;在企業外部,依法繳納稅費,確保產品質量,熱心公益事業,保護生態環境,使企業成為對國家、對消費者、對社會、對自然負責任的經濟實體。
——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素質,努力實現企業治理能力現代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必須把提升自身素質和治企能力作為重要課題,學習踐行“三嚴三實”的好作風,努力提升和諧共贏的價值理念、提升應對市場的戰略膽識、提升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提升整合資源的運作水平,為加快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治企能力現代化夯實基礎。
促進“松綁”放權
本報不遺余力
昨日,當記者把30位企業家建言獲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情況告訴30年前參與“松綁”放權呼吁的翁亨進時,他很高興也很感慨。
“當時我們開了3天會,我不僅參與討論,還因為最年輕被要求做記錄。”翁亨進說,1984年3月下旬,包括他在內的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在福州第二化工廠參加了福建省廠長(經理)研究會成立大會,55位廠長經理為爭取企業自主權,聯名給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的項南寫了一封《給我們松綁》的呼吁信,得到項南和省有關部門的有力支持,并于第二天公開發表,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這是我國企業改革史上企業經營者第一次向政府要權,第一次主動向計劃經濟的桎梏挑戰,它以里程碑的形式載入了國企改革的史冊。
如今,翁亨進保留的資料中還包括本報1984年3月26日的報道,當時這篇報道的題目為《大膽支持廠長“松綁”,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報道了市委召開緊急會議,堅決支持55位廠長、經理給省委領導同志寫信要求給他們“松綁”的呼吁,支持廠長、經理加快企業改革。
這一年,本報為促進“松綁”放權不遺余力,繼《大膽支持廠長“松綁”,加快企業改革步伐》之后,本報又于當年3月28日、4月18日、5月4日、5月29日、8月13日連續跟蹤報道“松綁”放權事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給國營工交企業放權的十條決定》,有力推動了國企改革。
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們也許淡忘了參與“松綁”放權呼吁的廠長經理們,但他們“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仍然激勵著新一代的企業家。【福州新聞網—福州晚報】習近平給福建企業家回信續 30位企業家參與寫信 2014.7.22
本報1984年3月26日一版報道支持廠長“松綁”
珍貴的歷史資料,1984年福建省廠長(經理)研究會成立大會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