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 2014-01-21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夢 ”,這個重要命題為所有中國人所深切關注,和大家一樣,我也對此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我來自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嚴復的故鄉--福建省福州市。嚴復一生都在追求民族“富強之道”,作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翻譯的《天演論》,將西方近代文明和科學思想引入中國,成為近代中國開啟民智和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的源起。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曾親自作序《科學與愛國:嚴復思想新探》,對嚴復的改革創新思想給予了高度評價:“宛如巨石投入深潭死水,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至今仍不過時。” (王晶 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夢與改革創新
近代以來,經過上百年漫長、艱苦的摸索,我們選擇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同。同樣,每個國家因其歷史源起、現實發展,對夢想的定義也不同。但無論是美國夢、歐洲夢,還是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民族騰飛、國家崛起與人類文明的傳承發展,是它們共同的使命與內涵。
隨著航海大發現,海洋文明的崛起,歐洲接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火炬。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征服海洋、進而主宰世界一個多世紀,孕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萌芽。隨后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前蘇聯等國家,憑借變革與創新,相繼實現了國家崛起。在這之后,沒有歷史包袱的美國接過歐洲海洋文明的火炬,在以電氣化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領跑世界,并最終成為世界一極。
歷史清晰地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世界上的大國、強國,都是依靠“改革創新”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引領著人類文明火炬傳承與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就是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中國重回世界舞臺中央,攜手世界各國打造共同繁榮、和諧世界的光榮與夢想。
“改革創新”時代精神在中國
過去的35年,中國的發展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高速增長的奇跡。201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