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集團一年一度的管理干部大會上演講中,王晶總裁回顧與分析了新大陸集團面臨的形勢與任務(見昨天的新大陸官微頭條)。演講的最后部分,她敞開心扉,與大家分享了關于人生的幾點哲學思考。值得大家一讀。
文/王晶
首先,人生到底是什么?其實人生很簡單,人生不過是一個征途,或是一段旅途。在旅途中看到的是風景和體驗。我們做企業,看到了這一段沿途的風景;我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讓我體驗了那一段的風景;而我們在社會上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接觸的時候,看到的風景各不相同。做企業我的感觸特別深,沒有真正參與進來,就很難理解為什么企業會犯錯誤、走彎路?所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引進優秀的人才,包括“空降”曾服務于大公司的骨干到新大陸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比我們先看到了沿途的風景。
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我認為,人生應處理好的三個關系:人和自己的關系、人和他人的關系、人和宇宙萬物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即身界(身體、健康、美麗)、心界(知識、思想、判斷力)、靈界(精神、道德、情操、使命、理想),我們的社會有許多智商高、情商高、財商高的人,但是靈商高的真不多,所以很多人現在都在修煉,學會駕馭自己,追求身心靈的融合。與他人的關系,即弄明白自己是什么角色,與對方是什么關系,以及在關系中負有的責任,處理好關系的關鍵是“利他”,只要做好這點,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會處理得很好。人和宇宙萬物的關系,最重要的是看清事物的本質,并尊重規律。活在世上,要講奉獻與創新。所以人想活得輕松一些,就把這三個關系處理好。
其次,人生到底要什么?我認為有三點:解決需求、評價和傳承。①需求:根據馬斯洛五各層次的需求理論,在人生不同階段,需求不同,滿足了需求就會有幸福感。②評價和口碑:人不要等有錢有地位了才想起口碑很重要。人生的每一步都會留下腳印,在起步的時候就要走正、走好,才會得到好的評價。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那么注重“蓋棺定論”的原因。③傳承:一個人再成功,如果沒有傳承,只跑贏了上半場,把好的品德、思想、理念、經驗、事業和財富傳承下去,有了接力棒才是成功的意義。
因此,財富在人生中不是最重要的追求。我看過一篇文章《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美國一個普普通通成績一般沒有遠大志向的女孩卻成為全班同學的一致投票“最欣賞的同學”。女孩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沒有駕馭別人的能力,但我可以為別人喝彩,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篇文章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對每個人來說,找到自己適合的角色,把自己做好,是最重要的。對企業來說,“企”字本身的含義就是“始于人、止于人”。企業是個大寫的“人”,有思想,有文化,有理想。所以我們做企業和做人一樣,所謂的品牌就是口碑。為什么要有企業文化,就是相信人性是善的,通過企業文化,提升正能量,讓所有員工能夠身心愉悅地工作,為企業和社會做貢獻。為什么要制度?是因為人性中還有惡的一面,好的制度能夠讓人心中陰暗的一面得到控制,所以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企業,一定是有好的企業文化,伴以科學的制度來制約。企業的管理要經歷人治、法治和無為而治三個階段。當然,最高的境界是無為而治,這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是社會、企業有好的、健全的法規制度,二是每個員工都有良好的素質和能力。之前我出國,一位朋友每天上午都抽時間陪我,我好奇他為何占用工作時間沒有考勤上的壓力,他回答自己是彈性工作制,每天八小時,白天占用的時間晚上必定自覺加班補回來。這就是無為而治,但在國內可能做不到。
人生的價值不在于獲取了什么,而在于為人類留下了什么寶貴的財富。在座的都在領導崗位。領導分為三種,第一種,能夠很好地帶領團隊創造價值;第二種,不作為,斷送了他人的機會;第三種,亂作為,是在破壞團隊的價值。大家都看到,現在我們習總書記、王岐山書記在抓腐敗、糾正“不作為”和“亂作為”。從更大的視角上看,人類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主要源自兩個方面:一個來自個體修煉,讓自己成為強大的人,如2500年前,出現了許多圣哲來指引人類。第二就是創新。從原始社會到今天,都是創新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因此,我想我們第一要做的就是修煉自己,明辨是非,第二就是不斷創新,讓社會進步。
最后,我想引用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歐盟國家領導人說的話,結束今天的話題:“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如果你想走得快,你就獨自一人吧,如果你想走得遠,我們大家一起走。)”這就吻合了我們未來發展的思路:依靠團隊,不要掉隊;讓新大陸在下一輪的發展過程中,從優秀走向卓越。